智造新昌:解码实验室到产业生态创新,赋能县域教育新发展
来源: | 作者:杨铮 | 发布时间: 2025-05-14 | 85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全国科技活动周的浓厚氛围中,浙江省新昌县教师进修学校精心组织全县40余名中小学实践型课程骨干教师,走进新昌工大研究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科技研学活动。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通过实地探访、实操体验和专题研讨,让一线教师充分领略前沿科技的魅力,为县域教育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注入新动力。

探秘轴承科技:追溯产业创新历程

活动伊始,教师们踏入轴承科技成果展厅。这里,图文展板与实物展品交相辉映,全面展示了新昌轴承产业的发展历史。嘉宾只需扫码,就能获取已产业化技术的详细路径图,深入了解新昌轴承产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创新历程。从传统工艺到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大规模生产,新昌轴承产业在技术与产业发展上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教师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观摩科研实验:感受智能制造活力

       在浙工大新昌研究院实验室,杨主任向教师们介绍了研究院的定位、核心业务和发展目标。随后,教师们近距离观摩了研究生研究课题的现场演示。实验室重点展示了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研究项目,如新型材料加工工艺、智能控制技术等。从科研项目的构思到实践,教师们直观感受到实验室的科研活力与创新实力,深刻认识到科技研发的严谨性和创新性。

领略航空科技:见证“科技 + 产业”融合

       在浙工大新昌学院,教师们的科技之旅继续深入。在3D打印创新工坊,学院专家现场演示了从建模到成品的全过程,特别展示了应用于航空零部件制造的金属3D打印技术。当得知设备打印的涡轮叶片精度可达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三分之一时,教师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

       在航空创新实验室,教师们近距离接触了最新研发的教育级无人机设备。学院航空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系统讲解了航空运动的发展历程与无人机技术的核心应用,并分享了无人机在农业植保、地理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教师们现场观摩了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及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动态演示,并亲身体验了模拟飞行操控,深刻体会到“科技 + 产业”的深度融合。

聚焦机器人技术:拓宽智能制造视野

在六楼会议室,由杨韫丽主持的活动通过播放精心制作的录像,展示了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教师们借此了解了机器人技术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拓宽了对智能制造技术的视野。同时,活动还介绍了2024年科普工作开展情况及科普内容,与会老师纷纷预约了今年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及即将开展的车模比赛,为研究院2025年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县教师进修学校项目负责人表示,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拓宽了教师的科技视野,更为中小学劳动教育、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的创新提供了鲜活素材。未来,教师培训将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推动无人机仿真实验室、航空科普基地等资源下沉至中小学。参与教师也纷纷表示,将把航空科技的实践案例转化为项目式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探索前沿科技的兴趣。

推进县域科技创新科普教育是实现城乡教育双向增益的关键环节。此次活动聚焦科技资源向县域基础教育的转化,通过实地观摩、专家讲座和教学研讨,探索了科技创新与县域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是全国科技活动周“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生动实践,为县域教育对接新兴产业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